《舌尖上的中國2》中的那些人文情懷,放在中國電影、中國女明星和戛納電影節的關係上,是那麼的恰切,只要將主語更換,便可成立。
  地中海吹來暖濕而涼爽的風,一年一度的戛納國際電影節正在進行,又到了各路明星最忙碌的日子。中國電影和中國女明星是這裡的常客,但是幾天之後,他們將消失得無影無蹤……
  當我無意中寫下這樣的開頭時,恍然進入了兩種狀態:一種是《舌尖上的中國2》的解說李立宏老師,在悠悠地解析著世間百事,訴說著人文情懷。另一種是,趙忠祥老師在《動物世界》中的那句經久不衰的臺詞:又到了一個××的季節……
  顯然,關於中國電影和中國女明星與戛納國際電影節的那點事兒,更適合於前一種:對於已經很少有電影讓我們能夠感受到“作品溫度”的中國電影來說,更方便用萬能的“人文精神”去解析。抑或說,削尖腦袋,厚著臉皮,往世界舞臺上擠的中國電影和中國的女明星,更需要一些人文關懷。
  在這種創作精神的驅使下,我逐漸發現,《舌尖上的中國2》中的那些人文情懷,放在中國電影、中國女明星和戛納電影節的關係上,是那麼的恰切,只要將主語更換,便可成立。
  比如:中國電影和中國明星,整裝、啟程、跋涉、落腳,停在哪裡,哪裡就會燃起“艷火”。從明星個體的展現到電影的交流整合,從服飾姿態的演變到人生命運的流轉,中國電影和中國明星的匆匆腳步,從來不曾停歇。
  事實上,這不僅是中國電影和中國女明星與戛納國際電影節的關係的解析,也是中國電影和中國女明星在新千年之後的創作狀態和生存心態的解構。戛納,這座浪漫的小城只是一個縮影。
  如果新千年到來之前,鞏俐、章子怡等中國女星還能憑藉多部有“溫度”的作品,走上戛納的紅毯,獲得世界影壇的關註和尊重的話,那麼新千年之後,那些前仆後繼的中國女星在紅毯頻頻“刷臉”,恐怕連自己都有些心虛。所以,本屆戛納電影節開幕紅毯上,法國當地電視臺寧願將鏡頭對準“套話連篇”的評委,而不是被我們謂之為“爭奇鬥艷”的兩代“謀女郎”鞏俐和章子怡,絕不是偶然。
  這些所謂的“爭奇鬥艷”,現在最多只會成為我們茶餘飯後的消遣,大多數情況下無關榮耀感,所以對於中國影迷來說,用“舌尖上的戛納”來定義這種無聊的隔岸觀火,再恰切不過了。
  她們未下紅毯,就已在我們的舌尖。但是,那掠過舌尖的一句談資,像極了一口濃痰,吐過之後,就什麼都沒有了。
  我們期待著口留餘香的那一天,但分明,這還需要時間。一鍵分享到【網絡編輯:鄭國鋒】【打印】【頂部】【關閉】
     (原標題:舌尖上的戛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v68qvhjq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